本周港股市場在政策預期與外部環境改善共同推動下展開反彈

恆指漲3.6%

編者註:我們非常感謝你提出寶貴的意見。你的建議將幫助我們更好地改進產品,使炒股得心應手!

本周,港股市場迎來反彈行情。恒生指數(HSI)累計上漲3.6%,恒生科技指數(HSTECH)表現更爲強勁,周漲幅達5.2%。

本周利好頗多,二十屆四中全會將“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列爲戰略核心,會議公報中“科技”壹詞出現頻次顯著提升,有力提振了半導體等科技板塊情緒。同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可能在未來數月結束資産負債表縮減進程,強化了市場對本月再度降息的預期。此外,中美貿易關系緩和也對港股市場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提升了市場情緒。

板塊方面,半導體、科網股及機器人概念板塊輪動上漲,而煤炭、電力等防禦板塊則出現調整。摩根士丹利預測,人工智能熱潮下存儲芯片行業預計迎來“超級周期”。

美股方面,截至本周四,美股三大股指總體延續了上周的上漲態勢。標普500(0S&P5)上漲1.1%,納斯達克綜合(0NDQC)上漲1.2%,道瓊斯工業平均(0DJIA)上漲1.2%且刷新曆史新高。

宏觀方面,美國政府停擺已持續22天,成爲史上第二長停擺事件,兩黨在醫療補貼問題上僵持不下。鑒于總統特朗普即將訪問亞洲,國會議員和助手們認爲此次政府停擺可能持續至11月,甚至超過特朗普首個任期35天的停擺紀錄。同時,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10月21日,聯邦政府債務規模總額首次突破38萬億美元,距離上次達到37萬億美元僅過去兩個多月。

政策方面,美國商務部計劃將汽車制造商進口零部件關稅抵免安排延長五年,該條款原定兩年後終止,此舉旨在允許車企減少進口汽車零部件所需繳納的關稅。然而,特朗普政府也加強了貿易保護措施,當地時間10月17日簽署行政令,自11月1日起對進口中型和重型卡車及零部件征收25%的新關稅,並對進口客車征收10%的關稅。不過,特朗普政府也在低調放松多項關稅政策,近幾周來已將數十種産品從“對等關稅”中豁免,並在各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時表示願意將更多産品排除在關稅之外。

合作方面,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在白宮簽署了壹項關于稀土和關鍵礦物的協議。雙方同意削減采礦、加工設施及相關運營的審批程序,以提高稀土和關鍵礦物的産量。美國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計劃在未來6個月共同向關鍵礦産項目投資超30億美元,五角大樓還將在西澳大利亞州投資建設壹個年産能100噸的镓加工廠。

A股方面,本周市場持續反彈,滬深300(000300)累計上漲3.2%。成交量方面,本周整體趨于萎縮,日均成交量均低于50日均量線。滬深兩市日成交額持續低迷,每個交易日均保持在2萬億元以下。防禦性板塊與成長板塊交替表現:前半周防禦性板塊表現突出,後半周科技成長類板塊強勢反彈,尤其是算力芯片等人工智能相關概念表現亮眼。

宏觀經濟方面,財政部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財政收入16.39萬億元,同比增長0.5%,第三季度增幅提升至2.5%,反映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且穩中有升;同期全國財政支出20.81萬億元,同比增長3.1%。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5.2%,分季度看,壹季度增長5.4%,二季度增長5.2%,三季度增長4.8%。

消費數據方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971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除汽車外消費品零售額37260億元,增長3.2%。1—9月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5877億元,同比增長4.5%,除汽車外消費品零售額329954億元,增長4.9%,顯示非汽車類消費韌性較強。

工業生産方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5%(均爲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環比上月增長0.64%;1—9月同比增長6.2%。值得壹提的是,前三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動車組等産品産量增長顯著,分別增長29.8%、16.3%、8.6%。

利率方面,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10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爲:1年期LPR 3.0%,5年期以上LPR 3.5%,連續第五個月持平。

貿易磋商方面,經中美雙方商定,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于10月24日至27日率團赴馬來西亞與美方舉行經貿磋商,雙方將就中美經貿關系重要問題磋商,落實兩國元首曆次通話重要共識。

龍頭股本周上漲。【港股33】本周平均下跌0.7%,我們的【港股精選】本周上漲2.3% (詳情見相應版塊)。自2013年6月20日成立以來,【港股33】平均上升1016.0%,而恒指漲28.2%。

在我們的香港33中表現最好的是中國人壽(02628),該公司是中國國內壽險行業的龍頭企業。股價本周上漲8.4%。當前每股收益評級72,相對強度評級爲79,機構流入流出評級A。

我們的港股市況爲升勢受阻。

從技術面看,本周成功收複50日均線和26000點整數關口兩個重要支撐位,但在21日均線處受到壹定阻礙。成交量方面,本周持續低迷,每個交易日成交量均低于50日平均成交量,市場觀望情緒濃厚。支撐位方面,50日均線構成短期關鍵防線;壓力位層面,今年10月2日高點27381.84點形成重要阻力。

南向資金方面,本周累計淨流入172.77億港元,相較上周明顯下降,但已連續23周保持淨流入態勢,今年以來淨流入金額持續刷新年度曆史新高。

綜合來看,本周港股市場在政策預期與外部環境改善共同推動下展開反彈,但成交量未能有效放大,顯示市場在當前位置仍存分歧,心態偏謹慎。港股短期可能延續震蕩格局。壹方面,南向資金持續流入及科技、半導體等成長板塊對積極政策的敏感反應,將爲市場提供支撐與活躍度。另壹方面,成交量能否有效配合及權重股表現,將是決定指數能否突破上方阻力區的關鍵。隨著下周美聯儲議息會議臨近,市場降息預期升溫,港元彙率走強,港股流動性環境有望繼續改善。中長期看,港股仍具備戰略配置價值,尤其在科技和創新主線領域。

現階段,建議投資者繼續保持冷靜理性,避免盲目追漲,優先關注那些業績超預期且技術形態穩健的個股,以穩健的策略靈活應對市場波動。

您對我們的每週評論有什麼看法嗎?如果您有任何反饋或問題,請隨時電郵我們。

注意:以上所有評論信息內容只供教育參考,不應被理解為邀約、招攬,或任何證劵買賣意見及建議。

發佈於2025年10月24日

上一篇 : A股結構性反彈 成長板塊持續領漲

下一篇 : A股市場升勢受阻,主要股指普遍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