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涨3.6%
编者注:我们非常感谢你提出宝贵的意见。你的建议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产品,使炒股得心应手!
本周,港股市场迎来反弹行情。恒生指数(HSI)累计上涨3.6%,恒生科技指数(HSTECH)表现更为强劲,周涨幅达5.2%。
本周利好颇多,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列为战略核心,会议公报中“科技”一词出现频次显著提升,有力提振了半导体等科技板块情绪。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可能在未来数月结束资产负债表缩减进程,强化了市场对本月再度降息的预期。此外,中美贸易关系缓和也对港股市场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提升了市场情绪。
板块方面,半导体、科网股及机器人概念板块轮动上涨,而煤炭、电力等防御板块则出现调整。摩根士丹利预测,人工智能热潮下存储芯片行业预计迎来“超级周期”。
美股方面,截至本周四,美股三大股指总体延续了上周的上涨态势。标普500(0S&P5)上涨1.1%,纳斯达克综合(0NDQC)上涨1.2%,道琼斯工业平均(0DJIA)上涨1.2%且刷新历史新高。
宏观方面,美国政府停摆已持续22天,成为史上第二长停摆事件,两党在医疗补贴问题上僵持不下。鉴于总统特朗普即将访问亚洲,国会议员和助手们认为此次政府停摆可能持续至11月,甚至超过特朗普首个任期35天的停摆纪录。同时,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联邦政府债务规模总额首次突破38万亿美元,距离上次达到37万亿美元仅过去两个多月。
政策方面,美国商务部计划将汽车制造商进口零部件关税抵免安排延长五年,该条款原定两年后终止,此举旨在允许车企减少进口汽车零部件所需缴纳的关税。然而,特朗普政府也加强了贸易保护措施,当地时间10月17日签署行政令,自11月1日起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及零部件征收25%的新关税,并对进口客车征收10%的关税。不过,特朗普政府也在低调放松多项关税政策,近几周来已将数十种产品从“对等关税”中豁免,并在各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时表示愿意将更多产品排除在关税之外。
合作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白宫签署了一项关于稀土和关键矿物的协议。双方同意削减采矿、加工设施及相关运营的审批程序,以提高稀土和关键矿物的产量。美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计划在未来6个月共同向关键矿产项目投资超30亿美元,五角大楼还将在西澳大利亚州投资建设一个年产能100吨的镓加工厂。
A股方面,本周市场持续反弹,沪深300(000300)累计上涨3.2%。成交量方面,本周整体趋于萎缩,日均成交量均低于50日均量线。沪深两市日成交额持续低迷,每个交易日均保持在2万亿元以下。防御性板块与成长板块交替表现:前半周防御性板块表现突出,后半周科技成长类板块强势反弹,尤其是算力芯片等人工智能相关概念表现亮眼。
宏观经济方面,财政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16.39万亿元,同比增长0.5%,第三季度增幅提升至2.5%,反映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且稳中有升;同期全国财政支出20.81万亿元,同比增长3.1%。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
消费数据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971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除汽车外消费品零售额37260亿元,增长3.2%。1—9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同比增长4.5%,除汽车外消费品零售额329954亿元,增长4.9%,显示非汽车类消费韧性较强。
工业生产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环比上月增长0.64%;1—9月同比增长6.2%。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增长显著,分别增长29.8%、16.3%、8.6%。
利率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10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 3.0%,5年期以上LPR 3.5%,连续第五个月持平。
贸易磋商方面,经中美双方商定,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10月24日至27日率团赴马来西亚与美方举行经贸磋商,双方将就中美经贸关系重要问题磋商,落实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
龙头股本周上涨。【港股33】本周平均下跌0.7%,我们的【港股精选】本周上涨2.3% (详情见相应版块)。自2013年6月20日成立以来,【港股33】平均上升1016.0%,而恒指涨28.2%。
在我们的香港33中表现最好的是中国人寿(02628),该公司是中国国内寿险行业的龙头企业。股价本周上涨8.4%。当前每股收益评级72,相对强度评级为79,机构流入流出评级A。
我们的港股市况为升势受阻。
从技术面看,本周成功收复50日均线和26000点整数关口两个重要支撑位,但在21日均线处受到一定阻碍。成交量方面,本周持续低迷,每个交易日成交量均低于50日平均成交量,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支撑位方面,50日均线构成短期关键防线;压力位层面,今年10月2日高点27381.84点形成重要阻力。
南向资金方面,本周累计净流入172.77亿港元,相较上周明显下降,但已连续23周保持净流入态势,今年以来净流入金额持续刷新年度历史新高。
综合来看,本周港股市场在政策预期与外部环境改善共同推动下展开反弹,但成交量未能有效放大,显示市场在当前位置仍存分歧,心态偏谨慎。港股短期可能延续震荡格局。一方面,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及科技、半导体等成长板块对积极政策的敏感反应,将为市场提供支撑与活跃度。另一方面,成交量能否有效配合及权重股表现,将是决定指数能否突破上方阻力区的关键。随着下周美联储议息会议临近,市场降息预期升温,港元汇率走强,港股流动性环境有望继续改善。中长期看,港股仍具备战略配置价值,尤其在科技和创新主线领域。
现阶段,建议投资者继续保持冷静理性,避免盲目追涨,优先关注那些业绩超预期且技术形态稳健的个股,以稳健的策略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您对我们的每周评论有什么看法吗?如果您有任何反馈或问题,请随时电邮我们。
注意:以上所有评论信息内容只供教育参考,不应被理解为邀约、招揽,或任何证劵买卖意见及建议。
发布于2025年10月24日